一直以來,農博會農產品都是主打。在日前開幕的2020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其中湖南雨花非遺館算是最特別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版塊展區上大采購的氛圍,湖南雨花非遺館展區內彰顯著傳統非遺文化的魅力。在300平的展廳內,不僅有江永女書、竹編、非遺親子游等非遺文創產品進行展銷,場內還設置了活字印刷、剪字、剪紙等非遺項目展示體驗區。
據了解,持續到本月3日結束的農博會,湖南雨花非遺館現場有“非遺技藝展示”、“非遺項目體驗”、“非遺文創展銷”三大區域。雨花非遺館旨在以非遺技藝為核心,推動更多非遺項目形成產業,提升文化價值,讓世界了解中國技藝,愛上中國傳統文化產品。
本次農博會,除了逛吃逛玩,還能在雨花非遺館賞學“老手藝”,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市民只要來逛“非遺”,可以隨時逛出傳統文化的新韻味。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在湖湘熱土孕育的湖湘文化中,湖湘剪紙韻味獨特,湖湘剪紙中,目前有踏虎鑿花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有衡東大橋剪紙、望城剪紙、梅山剪紙省級非遺項目3項。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南雨花非遺館由手工藝人郭存勇投資建設,通過“民辦公助”的模式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首創“非遺+市場、非遺+旅游、非遺+教育、非遺+互聯網、非遺+演藝、非遺+文創”六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打造 “吃、玩、賞、學、購” 的非遺主題綜合平臺。
通訊員楊越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