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文化廳、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組織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為做好此次省級申報工作,4月17日上午,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組織舉辦了“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培訓班”,邀請非遺評審方面的專家為市、鎮非遺骨干授課,及早解決申報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市非遺保護中心今年將認真抓好各項申報評審工作,努力提高鎮街非遺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接下來,還將根據各種申報問題,展開實地考察和分類指導。
傳承人申報看重代表性、傳承性和社會性
當天,圍繞傳承人申報的相關問題,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朱偉詳細講解了傳承人申報的重點、程序以及常見問題。
朱偉介紹,傳承人申報主要看重代表性、傳承性和社會性(效益)。代表性即熟練掌握其所傳承的非遺項目(從藝25年/20年以上),在該領域或區域內被公認具有代表性或影響力;傳承性即在傳承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其中“傳承譜系及其授徒傳藝情況”在申報材料中尤為重要;社會性即其他貢獻,包括展演、宣傳、調查研究、持有實物資料情況、所獲獎勵等。同時,朱偉指出了傳承人申報中的常見問題,如申報文件不齊全(應注意各文件間的邏輯關系、時間關系)、申報人不具備資質(還不是市級傳承人或從藝年限不夠)、申報材料不完善(包括項目名稱不規范、入選市級時間錯誤、傳承譜系不完善等)。
朱偉認為,傳承人是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是非遺活態傳承的關鍵。近年來,為加強傳承人保護、促進非遺活態傳承,國家采取了多項措施傳承人是非遺活態傳承的關鍵,包括先后認定代表性傳承人,彰顯了傳承人的社會地位;每年安排專門的傳習活動補貼,解決傳承人面臨的現實困難;實施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幫助傳承人群提高傳承能力,傳承隊伍日益壯大,傳承活力日益增強。
保證核心工藝不變又有所創新才能走得更遠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廣東省非遺項目評審專家胡卓炎則深入講解了傳統技藝類(飲食類)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要點及常見問題。
傳統美食技藝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代表菜肴烹制、小吃制作、酒水飲料制作等工藝。在東莞,亦有眾多傳統飲食非遺項目,如高埗矮仔腸、萬江新村腐竹、白沙油鴨、厚街瀨粉制作技藝以及冼沙魚丸、糖不甩、客家釀酒、寮步豆醬等。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逐步推進,傳統飲食類非遺項目的總體生存發展狀況良好。
守住“手工制作特色”是實施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底線。然而,時至今日,科技飛速發展,要在傳統飲食類非遺項目中完全推行手工制作又有困難。受市場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要求,如今小吃和酒水飲料類的非遺項目大都已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受傳統工藝生產能力的限制,許多企業為滿足市場需求、保證經濟效益和員工收入,不得不進行技術創新。
在胡卓炎看來,企業探索兩條腿走路雖是無奈之舉,但在當下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它實現了技藝傳承與規模生產的雙贏。不能一味要求非遺完全保持原狀不變,也不能要求現在的上市公司再回歸家庭小作坊,因此對非遺企業來說,保證核心工藝不變又有所創新才能走得更遠。胡卓炎還強調,對飲食類非遺項目而言,其產品要達到食品衛生部門相關標準和要求。
此外,胡卓炎還談到傳統飲食類非遺項目申報存在的其他問題,如非常注重產品的功能價值,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完善食品的生產工藝和口味,對項目更深層次的歷史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的關注略顯不足;項目材料對歷史淵源追溯只是一般的描述猜測,缺乏依據或佐證材料,傳承譜系不清。
">
下一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