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落實全區穩經濟保民生政策措施,進一步挖掘寧夏黃河流域非遺資源,講好寧夏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豐富節日期間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在2023年元旦新春來臨之際,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將開展“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旅系列活動。
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開展以非遺為主要內容的展示展演展銷體驗系列活動,活態呈現寧夏黃河文化獨特的年俗禮儀、民風氣質、精神特質,在傳承創新中增強文化自信,凝聚奮進力量,積極培育“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旅活動品牌。
活動主題
在寧夏·非遺過大年
活動時間
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2月中旬
主要節點:
臘八、小年、大年、元宵、正月廿三
活動形式和內容
系列活動采取區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主要內容包括:年俗展示展演、年貨大集、美食年夜飯、過大年主題游四個板塊。
年俗展示展演
五市、各縣(區)遴選具有寧夏地方特色、蘊含黃河文化特質的非遺項目,組織各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不同層次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非遺展示展演體驗活動,讓群眾和游客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非遺魅力。
1.春官送福耍社火。主要以春官詞、社火、秧歌、舞獅等非遺項目的展演,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2.百村新春唱大戲。支持本地優秀民間文藝團體聯動,元旦春節期間走進鄉村(街道、社區)唱大戲。
3.游九曲鬧花燈。正月十五前后開展游九曲、燈展猜謎等年俗節慶活動。
4.燎疳祈福兆豐年。以“燎疳祈福 篝火聯歡”活動作為新春系列活動的收尾,讓群眾與游客體驗西北特有的年俗。
5.視頻直播家鄉年。廣泛征集全區非遺年俗原創短視頻,評選推出優質視頻進行宣傳推廣。
年貨大集
精選非遺代表性項目,采取展板介紹、實物陳列、傳承人現場制作、表演講解、觀眾體驗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在城市旅游休閑街區、鄉村集市開展非遺年貨集中展示銷售,同步進行線上非遺店鋪展銷。
美食年夜飯
1.支持餐飲老字號和名店名廚推出非遺年夜宴,通過現場直播、線上線下互動、傳授做菜絕技、銷售非遺美食預制菜,讓非遺美食成為年夜飯中的“網紅”,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
2.組織相關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獻廚獻藝,參加非遺展示展演,線上線下銷售傳統美食,邀請旅游團隊體驗制作和品嘗。
過大年主題游
1.結合旅游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遴選30個示范點,重點在五個時間節點開展非遺年俗體驗活動,吸引群眾與區內外游客打卡體驗。
2.征集“在寧夏·非遺過大年”主題旅游線路,聯動區內外旅行社推出非遺主題定制游。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承辦單位
五市文化和旅游局
協辦單位
各縣(區)文化和旅游局
公共服務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丨來源
草 頭丨編輯
劉 楓丨責編往期精彩
●這里是寧夏|美麗寧夏歡迎你的每一次抵達
●這里是寧夏|《鄉聚寧夏 鄉路永恒》寧夏文旅宣傳片發布
●這里是寧夏|風情寧夏 別樣民宿——遇見和自己一樣有趣的人
網址:http://whhlyt.nx.gov.cn投稿爆料:0951—672080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