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第十二個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昨日記者了解到,鹽城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社文處獲悉,本次公布的“射河傳說”等34項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打蓮湘等”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涉及到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醫藥、傳統技藝等非遺項目十個類別中的九大類。
如果你自詡是“吃貨”,那么請注意,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中,“傳統技藝”類別里納入了不少好吃的。“后港王宜茶干制作技藝”“富安酥兒餅制作技藝”“臧家豆腐制作工藝”“濱海香腸制作技藝”“梁字五糧粥制作技藝”“糖麻花制作技藝”等,這些街頭巷尾的民間小吃,曾經撫慰了一代又一代鹽城人,如今成為“非遺項目”保留下來。
6月9日,建湖縣文化藝術中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市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在這里舉行。市非遺保護中心制作了宣傳圖板,全面宣傳鹽城市的各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各縣(市、區)選派了20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類別的非遺項目到現場展示、展演,東臺的發繡、彩繪葫蘆,建湖的棕編、剪紙、面塑、糖畫,射陽的農民畫、葦蒲麻草編織,阜寧的面塑、糖畫、濱海的木雕、何首烏,大豐的瓷刻、麥稈畫,鹽都的老虎鞋、面塑,亭湖的木雕、剪紙,開發區的大麥酒制作,城南新區的合成昌醉螺制作。20個非遺項目統一制作了宣傳展板,帶上非遺產品展示,并現場演示制作技巧,每個展臺前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圍觀,傳承人的精湛技藝引來市民陣陣喝彩。
記者了解到,目前鹽城市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個、省級項目29個、市級非遺項目91個。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