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黑瓷代表。中國茶文化中,建盞是唯一為茶而生的器具,被視為“茶之圣器”。
黑釉建盞被譽為瓷壇“黑牡丹”,在宋朝被視為瓷壇珍品。建盞還以它獨特的魅力,還倍受國外客商的青睞。近年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人們對建盞的熱愛更是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盞的藝術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使用價值。以其“金石味,書卷氣,民俗情“在諸多質地的茶具中獨領風騷,長盛不衰。南平市市級傳承人:(內容整理自南平市政府網站相關通知公告等文件)
栗云、(孫莉 2018年升省級)
第一批2011年:(蔡炳盛 2018年升省級)
第二批2013年:無建盞技師
第三批2015年:(熊忠貴、許家有、黃美金 2018年升省級)詹桂溪、闕梅嬌、楊義東
第四批2016年:陸金喜、黃文勇、陳祥松
第五批2017年:葉禮忠、孫福昆、鄭興梨(已故)、呂竹興、廖設生、蔡炳昆、裴春元、黃文勇相信玩過建盞的圈友都知道非遺傳承人是決定建盞價格與品質的重要因素,由于建窯斷燒數百年,沒有傳統工藝支撐,國家科研小組歷經千辛,在80年代,建盞面世成功。在這里,非遺傳承人的貢獻不可忽視,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這些優秀的匠人。
很多盞友們都有把玩紫砂壺或者其它瓷器的經驗,對職稱有一定的認識。工藝美術職稱大致分兩大類,一類是專業考試類的職稱,一類是榮譽類職稱。
專業類職稱級別從低到高分別為工藝美術員、助理工藝美術師(初級)、工藝美術師(中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研究員級工藝美術師(最高級)。榮譽類的職稱是我們熟知的市級、省級、國家級大師,其中尤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含金量最高。如果是非遺項目,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榮譽性職稱,那就是傳承人,傳承人的級別有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遺傳承人社區傳承工作室”名單。華興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