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西藏網
近日,拉薩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拉薩39個項目入選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據悉,根據拉薩市建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工作安排,拉薩市文化局上報了《關于公布第六批拉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請示》,經拉薩市人民政府同意,拉薩民歌等39個項目為拉薩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拉薩民間故事(吉蘇啦故事)、德仲歷史解說、拉薩民歌、城關泥塑等35個項目為新入選項目,拉薩堆繡(色拉寺堆繡唐卡)、覺木隆藏戲(設興藏戲 )、拉薩布制面具制作技藝(堆龍布制面具制作技藝)、造紙技藝(直孔嘎秀造紙技藝)4個項目為擴展項目。
在西藏,吉蘇啦的故事家喻戶曉。相傳吉蘇啦的祖輩曾是大貴族,到吉蘇啦這一輩家道衰落,在當地當了個小官。吉蘇啦看不慣大官大貴族對小官小貴族和老百姓的傲慢、貪婪與無度剝削,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應變能力和敢作敢當敢說真話讓大官大貴族啞口無言、羞愧難當。其機智應變能力與另一位藏族民間智慧人物阿古頓巴和維吾爾族民間智慧人物阿凡提、壯族民間智慧人物劉三姐、蒙古族智慧人物巴拉根倉等不相上下。
據了解,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自2005年開展以來,逐步形成了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非遺項目名錄體系。截至目前,拉薩市共有縣級以上非遺項目206項,其中,人類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國家級20項,省級31項,市級104項,縣級50項;有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1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名,自治區級35名,市級85名,縣級89名。非遺項目涵蓋傳統技藝、舞蹈、音樂、戲劇、美術、民俗、競技、醫藥等十大類,基本摸清了全市非遺項目的“家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