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45項)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62項),其中,西雙版納共18個項目入選,項目內容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醫藥和民俗6大類。
具體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有:
西雙版納州傣族民間文學《巴塔麻嘎捧尚羅》《千瓣蓮花》《蘭嘎西賀》
景洪市基諾族傳統音樂《基諾族民歌(啥高)》《基諾族竹筒樂》(奇科·布姑)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技藝《竹樓營造技藝》《龍舟制作技藝》
勐海縣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頗族等民族傳統技藝《雞肉烹制技藝》(勐海烤雞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傣族、布朗族民俗《蘇瑪禮俗》
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的有:
西雙版納州哈尼族傳統音樂《哈尼族民歌》
傣族傳統舞蹈《傣族孔雀舞》
勐海縣布朗族傳統舞蹈《象腳鼓舞》(布朗族象腳鼓舞)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技藝《銀飾鍛制技藝》(西雙版納傣族銀飾鍛制技藝)
景洪市傣族傳統技藝《紅糖制作技藝》(傣族傳統手工紅糖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漢族、彝族、傣族、回族傳統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古六大茶山貢茶制作技藝)
西雙版納州傣族傳統醫藥《傣醫藥》(包藥療法、拖擦療法)、《傣醫藥》(四塔藥膳湯)
西雙版納州傣族民俗《傣族服飾》
來源:西雙版納報 羅桂華編輯:馬濤 朵瑪 鄧倩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