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陜西非遺之美》主題攝影作品展,將于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上線,該展也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對口合作的第三個線上主題攝影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陜西在歷史長河中孕育和創造了豐富深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鼓樂、中國剪紙、中國皮影3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秦腔等87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唐三彩燒制技藝等674項被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千年傳唱的秦腔云賞陜西非遺之美 云端一起連通歷史與未來,巧奪天工的剪紙,博大精深的皮影,技藝精湛的泥塑,歡快奔放的腰鼓等,不僅體現著三秦兒女獨特的生活情趣,而且彰顯著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
非物質文化遺產連接著歷史和未來,融合著經典與時尚。此次展覽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精選了近40幅攝影作品,通過數字化的形式,集中展示了陜西悠久深厚的歷史積淀,勤勞智慧的鄉風民俗,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和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讓法國民眾足不出戶就能真切感受到陜西這片土地的深厚博大,領略到陜西文化的獨特魅力。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隨著暑期旺季臨近,西安有望進一步釋放文旅潛力,持續領跑西北旅游市場。值得關注的是,在陜西,消費者跨省游目的地TOP5中,洛陽(牡丹文化節)、成都(休閑旅游)、北京(文化體驗)分列前三,體現“文化+生態”的復合型出游需求。這個清明假期,“村游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刷新大足石刻歷史單日購票入園紀錄作為國內首個3A游戲《黑神話·悟空》的重慶唯一取景地,大足石刻景區特別策劃了“奇幻石刻·悟空傳奇國慶暢游”主題活動。其中,中敖火龍、萬古鯉魚燈、雙橋雜技等大足非遺表演不僅展示了大足的優秀非遺文化,還加深了游客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