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工作制度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各族群眾對非遺保護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產業(yè)振興和鄉(xiāng)村振興、建設文化和旅游強區(qū)等方面,進一步發(fā)揮非遺作用。
《實施意見》強調,要通過拓寬傳播渠道,打造非遺展示傳播品牌,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進景區(qū)(點)活動,策劃舉行文化品牌活動、文化惠民活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等手段提升廣西非遺的可見度和影響力。同時,要將非遺保護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開設特色課程、開展教育傳承活動,加強高校非遺學科體系和專業(yè)建設,在職業(yè)學校開設非遺保護相關專業(yè)和課程,培育、建設一批自治區(qū)級中小學非遺傳承教育示范學校。
下一步,廣西將挖掘和整合特色非遺資源,推動非遺項目進景區(qū)(點),培育非遺與旅游融合示范項目和示范區(qū),探索將特色非遺資源引入市場,推動將非遺傳習場所、示范基地等保護工作平臺納入旅游線路,推出一批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和體驗項目;支持各地規(guī)劃和打造一批非遺特色街區(qū)、村鎮(zhèn),開發(fā)一批特色鮮明的非遺主題民宿、主題酒店,發(fā)展非遺特色夜間經濟,創(chuàng)新打造具有非遺特色的夜間體驗項目,發(fā)展夜間傳統(tǒng)戲劇和曲藝表演、山水實景演出以及非遺展示體驗等,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誠招“三農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村發(fā)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三農法制調研中心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qū)塔石鄉(xiāng)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西安飯莊創(chuàng)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廣西省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素有“綠城”之稱。而大家都知道,每去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品嘗過當地的美食特色才算“不虛此行”。老友粉:南寧的老友粉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五色糯米飯:壯族地區(qū)獨特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糯米飯會呈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