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淮安市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非遺系列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活動安排和籌備情況。
據悉,今年是淮安市連續第四年舉辦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本屆展會聯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非遺系列活動,定于5月28日—30日在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精彩上演。在江蘇省文旅廳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今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豐富多彩,非遺購物節、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開幕式等將同步進行,亮點紛呈,創意無限。
本次活動將突顯“運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的“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和“運河之都”歷史地位,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兩條主線,突出“情景化、體驗化、專題化”的設計思路,集中展示大運河沿線8省27市90余項文化特色濃、展示效果佳、傳承成效好的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全面彰顯運河文化厚重底色,努力打造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江蘇樣板”。
突出創新創意,提升活動成色。展會將在活動板塊設置和表現形式上求新求變,統籌線下線上兩種模式。線下在風景如畫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設置動態展演和靜態展示兩大片區,安排12個精彩活動板塊;線上將與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平臺聯合舉辦江蘇非遺購物節并開展網絡直播活動。其中,設在景區中洲島的動態展演片區將開展“里運河之夏”——紅色經典戲劇展演,以京劇、評劇、呂劇、越劇、淮劇、淮海戲、黃梅戲等大運河文化帶傳統戲劇類項目為主,遴選紅色經典唱段進行展演,集中展現大運河傳統戲劇項目保護傳承成果;設在景區輪埠路的靜態展示片區,除安排運河百工坊、運河好味道、口福十八碗等歷屆受熱捧的傳統工藝和美食項目展示展銷板塊外,還創新設置了情景化演出的“運河小梨園”板塊、沉浸式體驗的“互動體驗區”板塊,以及流動性的展示板塊等,板塊更加多姿多彩,形式更加靈活多變,生動詮釋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的深刻內涵,為景區增靈氣、聚人氣、添朝氣,助力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
突出為民惠民,增添生活亮色。淮安市文廣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會期間,將有7項國家級、省級傳統戲劇類項目參加開幕式暨展演板塊活動;90余項不同門類、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有三分之二的項目是第一次亮相淮安,千余種產品集中展示展銷,美食、美器、美服各美其美,可品、可鑒、可購樂享生活,一站嘗遍運河美食,一展覽盡運河盛景。
開幕式上,將同步啟動由江蘇省文旅廳、市政府、阿里巴巴聯合主辦的“2023江蘇非遺購物節”。屆時,在淘寶手藝人電商業務支持下,5月28日—6月13日將集中展現全省非遺傳承人店鋪,在淘寶搜索“江蘇非遺購物節”即可進入活動專場。此外,還將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合作開設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專場,讓廣大傳承人在傳承非遺技藝之外,掌握線上傳播和銷售技能,讓創新創意進一步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在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的線下購物節系列活動中,傳承人也將帶來更精美的展品、更精彩的展示、更優惠的價格,一站式滿足大家的眼福、耳福、口福。
5月24日,淮安召開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非遺系列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籌備會。淮安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周毅出席會議,并對活動籌備工作提出要求。副市長王紅紅主持會議。
周毅要求,提高站位,共護大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即將開幕,緊密協作、相互補位,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爭一流的精神狀態、敢創新的思路辦法,扎實做好各項籌備工作。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要按照“目標要高、內容要全、工作要細、效果要好”的思路,主動作為、扎實推進,及時會辦解決相關問題。追求精品,落細落實。要更加注重安全、接待、宣傳三個環節,按照“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原則,科學組織調度,精益求精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活動安全、圓滿舉辦。(張寧)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