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夏明勤)9月7日至10日,“河和之契:2023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辦。來自青海、四川、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以及山東等九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臺亮相,充分展示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的非遺獨特魅力,展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延續不止的歷史文脈。
本次非遺展示周中,“陜西(綏德)非遺會客廳”以“秦漢名邦 綏民以德 美好生活”為主題,現場展示展演了陜北民歌、陜北秧歌、綏米嗩吶、綏德石雕、綏德剪紙、綏德寨山柳編、綏德平安書、綏德泥塑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參觀的嘉賓和游客欣賞了熱情的說書、嘹亮的民歌,品嘗了醇香的米酒,對陜北文化傳承發展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陜北這片熱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黃河流域文化生態保護區發展論壇”活動中,來自黃河流域九?。▍^)代表分別就生態保護區建設、羌族文化傳播、花兒文化傳承等主題進行交流。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廳將以“守正賡續中華文脈,創新激發時代活力”為目標,以“傳承盛世文脈,譜寫黃河新曲”為主題,創新舉辦好2023年陜西黃河記憶非遺展,通過非遺展示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非遺保護傳承成果,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文化自信的源泉,在新時代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隨著暑期旺季臨近,西安有望進一步釋放文旅潛力,持續領跑西北旅游市場。值得關注的是,在陜西,消費者跨省游目的地TOP5中,洛陽(牡丹文化節)、成都(休閑旅游)、北京(文化體驗)分列前三,體現“文化+生態”的復合型出游需求。這個清明假期,“村游
當日,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情況。據了解,陜西省將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陜西省主會場活動將于6月3日至8日在銅川市舉辦。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日期間,陜西各地一系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不僅讓市民群眾沉浸式感受非遺文化之美,更是強力帶動非遺文化消費。此次“非遺購物節”讓非遺保護利用成效更好惠及人民群眾,為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