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有冰墩墩啦!”近日,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學一年1班的教室里傳來一陣陣歡呼聲。當天,溫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貽春走進校園,為同學們上了一堂非遺文化米塑制作課,引導同學們制作了“個人專屬”的米塑版“冰墩墩”。
當天課堂上,陳貽春先向同學們介紹了溫州獨有的民間傳統藝術米塑的發展歷史及相關知識,展示了他此前制作的米塑版“冰墩墩”“雪容融”。隨后,他向同學們分發了煮熟的米粉團,教他們用揉、捏、掐、刻等手法進行制作。“先把白色的米粉團搓成水滴狀,再把黑色的米粉團做成眼睛……”在陳貽春和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興致盎然,紛紛動手制作自己專屬的“冰墩墩”。
去年下半年,該校圍繞“雙減”做“雙回”,即回歸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質,推出以學習素養為導向的項目化學習方式,開設了篆刻、扎染、木作等系列拓展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這次活動讓‘非遺偶遇冬奧’,在非遺文化走進校園的同時,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角理解奧運精神,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該校校長徐婕妤介紹。
據悉,米塑是溫州獨有的民間傳統藝術,與北方的“面塑”并稱為我國食品塑作工藝上的雙絕。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后,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火爆全球。比賽期間,陳貽春就曾用米塑技藝巧手捏出了米塑版“冰墩墩”“雪容融”,以民間藝人特有的方式,為北京冬奧會喝彩,為運動健兒加油。
瑞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潘虹 通訊員:項怡華
編輯:潘虹
責編:項穎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